俄军在乌克兰战场鏖战三年,缓慢推进却难以抽身之际,南高加索的控制权正从普京指缝中悄然溜走。
这片曾被俄罗斯视为“后院”的战略要地,如今上演着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抛开莫斯科直接和谈、土耳其势力渗透、能源霸权瓦解的连台好戏。
当俄军深陷东欧战场,高加索的山风已悄然转向——曾经的小弟们,正联手撕下俄罗斯的“帝国面具”。
2025年7月,俄乌冲突进入第四年。尽管俄军在乌东保持攻势,但这场消耗战已牵制其60%以上的军费和主力部队。
与此同时,南高加索三国——阿塞拜疆、亚美尼亚、格鲁吉亚——正加速挣脱俄罗斯的掌控。
英国《经济学人》尖锐指出:俄乌僵局与中东冲突已彻底改写高加索地缘规则,而俄罗斯成了最大输家。
历史在此刻讽刺回旋。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凭借调解纳卡冲突、部署维和部队,将高加索纳入势力范围。但2022年俄军陷入乌克兰战场后,一切都变了。
2023年,阿塞拜疆发动闪电战,24小时内夺回纳卡全境,俄军1960名维和士兵竟袖手旁观,最终黯然撤军。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痛斥:“俄罗斯背叛了盟友责任!”
更让莫斯科难堪的一幕发生在2025年6月10日。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——这对围绕纳卡打了30多年仗的仇敌——首次在没有调停人的情况下,于阿布扎比举行直接会谈。
两国就边界划定、开通“赞格祖尔走廊”、和平条约等核心议题展开磋商,全程“无噪音、无中间人”。
五年前,这类谈判必由普京主导。2020年纳卡停火协议中,俄罗斯不仅派驻维和部队,更要求独家控制贯穿亚美尼亚的“赞格祖尔走廊”。
如今,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公开拒绝俄方管控:“这条走廊必须由国际中立机构监督!”若成真,俄罗斯将丧失钳制高加索的最后一根杠杆。
阿塞拜疆的反俄行动愈发强硬。2025年6月底,巴库当局突袭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分社,以“间谍罪”逮捕两名俄记者,并扣押22名俄罗斯公民。
网络流传的照片显示,部分被捕者面部带伤,被按在沥青路面上示众。更挑衅的是,阿塞拜疆宣布三年内关闭境内所有俄语学校,全面推行阿塞拜疆语教学。
底气来自能源与外力。俄乌冲突后,欧洲疯狂寻找俄气替代品,阿塞拜疆趁机将对欧供气价格提高3倍,用暴利购入土耳其无人机和以色列“铁穹”技术。
其直通欧洲的“南方天然气走廊”完全绕开俄罗斯,2025年与欧盟签署的扩供协议更打破莫斯科对欧供气垄断。意大利、捷克、波兰等国已将其视为头号供应商。
土耳其的军事支持更是关键。2020年纳卡战争中,土制BayraktarTB2无人机碾压俄式装备;2025年6月俄阿冲突爆发后,土耳其领导人第一时间声援巴库。
以色列则因依赖阿塞拜疆40%的石油供应,秘密提供情报与武器,形成“石油换军火”联盟。
俄罗斯的另一传统盟友亚美尼亚,同样加速倒戈。2025年7月,美亚“鹰之伙伴24”联合军演在埃里温结束,美军教官常驻亚国防部。
亚美尼亚不仅从美国采购3.2亿美元军火,更用法国“凯撒”榴弹炮替换俄制装备,甚至将库存俄防空导弹运往乌克兰。
离心始于俄罗斯的“战略背叛”。2020年和2023年两次纳卡战争中,作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(CSTO)盟主,俄罗斯拒绝履行共同防御承诺,坐视亚美尼亚战败。
2025年6月30日,亚美尼亚外长直接缺席CSTO峰会,并于当月正式提交加入欧盟申请。
总理帕希尼扬更秘密联络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,推进两国关系正常化——这一切,全然绕过莫斯科。
南高加索剧变直接冲击俄罗斯能源霸权。里海地区石油储量占全球18%,曾是俄罗斯“后院油库”。
如今阿塞拜疆与土耳其推动的“赞格祖尔走廊”计划,意图打造土耳其-阿塞拜疆陆路通道,取代俄控的跨高加索铁路。
海湾国家同步进场:沙特ACWA能源公司投资50亿美元开发阿塞拜疆可再生能源,阿联酋掌控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干港股权。
军事存在也在蒸发。俄军在南高加索仅剩的久姆里基地,因兵力短缺形同虚设。阿塞拜疆前高官甚至提议:“在巴库建立土耳其最大海外军事基地,租给拥核的巴基斯坦!”而北约军舰在黑海的巡航频率,已达月均4次。
俄罗斯在高加索遭遇三重绞杀。安全上,北约教官进驻亚美尼亚,美军可能借道阿塞拜疆,防线退至北高加索边缘;
能源上,阿塞拜疆对欧输气管道切断俄议价权;战略信用上,集安组织名存实亡,连吉尔吉斯斯坦都立法弱化俄语地位,塞尔维亚拒赴金砖峰会。
这一切的导火索,正是乌克兰战场。当俄军主力深陷顿巴斯,南高加索的真空被多方撕扯:
土耳其-阿塞拜疆-以色列结成“新突厥联盟”,亚美尼亚-欧盟-美国组成“民主阵营”,格鲁吉亚成缓冲带。而莫斯科,只剩沉默的维和部队残影和生锈的管道阀门。
高开网配资-天津专业炒股配资网-长沙炒股配资公司-网上配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