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这仗打了三年多,战场上的风向,正朝着一个谁也想不到的诡异方向猛拐。一边,是乌克兰的神风无人机,嗡嗡地飞越1400公里,把俄罗斯腹地的奥尔斯克炼油厂,硬生生炸成了一片火海,红得像地狱的入口。
另一边,在欧洲衣香鬓影的政治殿堂里,那些曾信誓旦旦支持乌克兰的盟友们,自家后院却一个接一个地“火光冲天”,自顾不暇了。
泽连斯基的军队,确实把“不对称战争”玩出了花。他们不跟俄军硬碰硬,专挑俄罗斯经济的“大动脉”下手。有好事者统计,俄国差不多四成的炼油产能,都让乌军这些小玩意儿给干趴下了。
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,连俄气、亚尔石油这些平日里富得流油的能源巨头,都开始闹起了“油荒”,破天荒地要从白俄罗斯这些邻居家进口汽油救急。
后院起火牌桌要翻了
就在乌军指挥官罗伯特·布罗夫迪豪言,要让这类深度打击“加倍奉还”的时候,一个比俄军坦克更严峻的问题,冷冰冰地摆在了基辅面前:钱和家伙,到底从哪儿来?
一直以来,欧洲都是乌克兰身后最硬的靠山,但现在这面盾牌,似乎到处都是裂痕。斯洛伐克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,去年10月,老江湖菲佐一上台,二话不说就兑现承诺,掐断了对乌克兰的军援,还扬言要倒查前政府的账。
这股寒风,吹得很快。就在这个月5号,布拉格的投票箱传来一声惊雷,一直对援乌扭扭捏捏的反对派头子安德烈·巴比什,居然赢了。他选前就把话说得很白,要是他当家,给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就得大打折扣。
这可不是闹着玩的。现在乌军炮兵吼得欢,相当一部分炮弹,都是靠捷克牵头的全球采购计划弄来的。一旦布拉格按下暂停键,前线的炮兵恐怕立马就得“断炊”。
战争账单谁来买单
如果说东欧国家的摇摆只是让人心头一紧,那法国的政局简直就是一场灾难片。作为援乌的核心巨头,总统马克龙现在是焦头烂额。他的总理上任不到一个月就卷铺盖走人,第二次组的新政府,连一天都没撑过去就散伙了。
国内的极右翼和极左翼势力,跟唱双簧似的,天天堵在爱丽舍宫门口逼宫,要么让他下台,要么提前大选。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法国总统,政治生命似乎已经进入了倒计时。
欧洲政坛这股倒春寒,并非偶然。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摆在桌面上:国民收入的蛋糕就这么大,经济又跟老牛拉车一样慢,任何一笔砸向乌克兰的巨款,都意味着要从自家国民的福利盘子里切走一块。
过去三年的欧洲政局,就是这笔账最真实的写照。叫得最响、援乌最积极的英、德、法三国,国内一个比一个乱。反倒是跟基辅保持点距离的意大利和西班牙,政府稳如泰山。道理很简单,没几个老百姓愿意为了远方的一场冲突,牺牲掉自己实实在在的生活品质。
山姆大叔不当冤大头
这笔账,如今变得愈发沉重。因为过去那个习惯了扮演“大金主”,一掷千金的美国,也开始变得抠门了。
现任总统特朗普虽然松口,同意给乌克兰“战斧”巡航导弹这种大杀器,但附带了一个让欧洲人脑壳疼的前提:欧洲人得出钱买单。白宫已经把话说得很透,免费午餐的时代彻底翻篇了,想要武器?可以,先把钱打过来。
这一招,几乎是把维持乌克兰这部战争机器运转的千斤重担,整个甩到了欧盟的肩膀上。一个本就因为能源危机和内部矛盾而晕头转向的欧盟,哪有本事独自扛起这份重担?美国的这个态度,无疑会像催化剂一样,加速欧洲国家“断供”的进程。
泽连斯基显然也嗅到了危险的气息。他在与特朗普会面后,意味深长地暗示,乌克兰“可能会有别的选择”。外界都在猜,他指的是射程高达920公里的JASSM-ER空射巡航导弹。
一旦乌军的F-16挂上这玩意儿,整个克里米亚乃至俄罗斯西南部的大后方,都将变成活靶子。武器是越来越狠了,可弄到它们的政治和经济代价,也越来越高了。
笔者以为
战场上的胜利和后方的支持,就像一辆战车的两个轮子,少了一个都得趴窝。乌克兰用廉价的无人机,差点把俄罗斯庞大的传统军事体系给考趴下,这绝对是战略上的高光时刻。他们甚至逼得曾经的“亲俄”堡垒匈牙利,都跑去跟法国签史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订单,急着跟俄罗斯能源脱钩。
然而,战争打到今天,早已不是单纯的军事对抗。它是一场国力、经济,乃至盟友政治稳定性的极限拉扯。当俄罗斯的战争引擎因“贫血”而嘎吱作响时,乌克兰的后勤补给线,也因盟友的摇摆而岌岌可危。这个冬天,对泽连斯基来说,寒冷的恐怕不只是天气。如何在美国变脸、欧洲自保的寒风中,为前线的士兵续上粮草,这已经成了他最要命的难题。
高开网配资-天津专业炒股配资网-长沙炒股配资公司-网上配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